我禮拜三只有一堂課,開在中午﹝十二點到一點﹞這堂課主要是教我們使用一些應用的電腦程式,由於是新開的課程,考試的規範什麼的都還很鬆,說起來其實滿輕鬆的。
不過,對我來說,這門課有個大挑戰:微軟拼音輸入。
因為我修的課需要用到中文,而本地的公用電腦除了商學院以外大概都沒有灌注音輸入法,所以在上這門課的時候,我就一定要使用拼音輸入。
基本上我是覺得,只要學得動,多學一種東西也沒什麼不好,所以我乖乖和老師要了「漢語普通話聲韻母拼合表」,之後回來自己做一張拼音和注音的對照表:
ㄅ=b, ㄆ=p, ㄇ=m……
子音的部份其實還滿好記的,比較麻煩的是母音的部份,尤其是ㄧㄥ、ㄨㄥ之類的拼合音。
比如說,「ㄣ」和「ㄥ」,前者的拼碼是-en,後者是-eng,對我來說,我每打一次就要記一次「拼音的ㄣ沒有尾巴」。然後,當它們變成「ㄧㄣ」和「ㄧㄥ」的時候,並不是直接轉成-ien和-ieng,而是變成-in和-ing,我常常是打錯字出不來以後才「再一次猛然想起」這兩者的差別。
我當然不可能只在每個禮拜三這一個小時時間練習拼音輸入,為了練習這項技巧,我會在每個禮拜做作業的時候盡量使用拼音輸入法。﹝前陣子趕報告的時候除外 =____________=﹞
在term 1即將結束的今天,我可以很驕傲﹝?﹞地說,雖然我還是會出ㄘㄟ/,不過,我大體上已經可以用拼音輸入在公用電腦上打中文。﹝學校電腦有繁體中文系統﹞
不過速度是注音的1/5以下。﹝我原本使用最原始的注音輸入法﹞
以上是我的狀況,向來使用倉頡輸入法的O可沒那麼開心。
O的母語是廣東話,所以她之前一直沒有學過注音或拼音,在電腦裡敲打中文的時候,也很自然地選擇了以字形為輸入依據的倉頡,因此,她的拼音輸入一直就學不起來。
因為如此所以,我和老師在這堂課上必須輪流擔任她的翻譯官。 ^^
習慣學校公用電腦都只有拼音輸入之後,我今天赫然發現business school的電腦裡面有注音輸入系統!!!
那一瞬間,我有了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感動。
不過向來不浪漫的我很快就回到冷冰冰的現實──果然,business school的學費高出其他學院/系二~三倍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
禮拜三上完這堂課以後,我通常會沿著學校後面另一條比較少人走的路往河邊走,之後沿著河濱步道慢慢走到市中心。
這條路很安靜,風景很美,可說是本地我最喜歡的景點。
而且河濱步道的盡頭就是超市的入口。 ^^
我剛來的時候算是初秋,河兩岸的水生植物還有零星的花朵,綠頭鴨子和白色的水鳥成群結隊地飛越河面,嘎嘎亂叫,玩得好不高興。
上個月葉子開始變紅,落葉季節開始,河岸變得色彩繽紛,風一吹就會有葉子飄下來。天氣再冷,我都喜歡踩著河濱步道的石板一個人慢慢往前走。不過自從O轉系之後,這段路就變得非常熱鬧有趣,再也浪漫不起來。
現在葉子已經掉光了,這段路已經有了幾分冬天的味道,大概再過不久就會蓋上白雪了吧。
上個禮拜我去超市買東西、O去上語言課之前,我們兩個還跑到本地惟一的﹝?﹞一家炸魚薯條店去光顧。
“Fish and fries”號稱是「英國國食」,本地的中國人稱之為「魚條」。我之前曾在加拿大的漁港吃過一次,當時覺得很美味﹝我喜歡炸比目魚﹞。而英國的炸魚薯條……
被台灣夜市小吃養大的我和被廣東美食養大的O都不怎麼喜歡這道菜:炸魚吃起來很油,再加上我原本就不是很喜歡薯條,桌上惟一比較可口的是那杯熱奶茶。
我想這大概不會是我最後一次吃炸魚薯條,但是肯定是我最後一次光顧這家店,隔壁賣的toastie﹝兩片吐司夾餡下去壓烤的東西﹞好吃多了。
今天就先講到這裡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