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鳳梨兩顆,去皮切片之後,大約是1000g重(因為有一部分果肉過熟還是碰撞,有點變色,切掉了),混入300g黑糖一起用小火熬成鳳梨餡。本來是應該要用麥芽糖,不過手邊沒有麥芽糖,所以最後用黑糖代替。熬了一個晚上之後,湯水收得差不多了,不過最後還是進烤箱烤了幾個小時,再收乾一點。最後的重量大約是560g左右。
鳳梨餡做好以後,先冷藏起來。這著週末有空才來做餅皮。
餅皮是參考周老師的美食教室,不過因為我不喜歡奶粉,也沒放蛋黃,所以只用了奶油200g,黑糖60g,小顆的蛋1顆,白海豚全麥粉300g來做餅皮。此外另外加入了一點點牛奶。
之後餅皮大約是30g一份,鳳梨餡則大約是26g一份,總共分成21份。
因為沒有模具的關係,大概就是揉圓,用盤底把頂部敲平整,之後送烤箱,175℃,烤30分鐘。
這次買的土鳳梨酸味不是很明顯,做起來不是很夠味,相形之下黑糖的甜度偏高。下次如果再買到不夠酸的鳳梨,應該要減少糖量。
另外,之後做甜點還是不要偷懶,要好好地磨一下黑糖。黑糖不容易打散,所以最後麵糰揉很久。周老師是有提到糖一定要使用容易融入材料的特砂,不過我近年來不喜歡太精緻的材料,所以還是用了黑糖。餅皮容易裂就裂吧,反正沒打算拿去送禮。
最近發現附近有一家店有賣台灣自產的麵粉,以後應該會常常光顧。不過黑糖的話,我目前還很喜歡張師傅的手工黑糖,之後再說囉。
20130921補充:今年中秋節前又買了一箱土鳳梨(6斤),做了第二批鳳梨酥。雖然是和同一家買的,但這次的土鳳梨酸味比較突出,搭配了300g柴燒麥芽糖,熬出來的鳳梨餡比較沒那麼甜,可以吃到酸味。餅皮的部分比例同上,但沒有挑小顆的蛋,此外用了柬埔寨的棕櫚糖(其實是花蜜製成的)。試吃之後,不知為何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東西(或是多了點東西),和上次過甜的版本比起來,鳳梨的風味不甚明顯(雖然餡的味道比較突出)。或許應該檢討一下餅皮?不過今年鳳梨酥的額度已滿,這部分就明年再說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