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聖誕節是要從這天開始算起的,倫敦許多大大小小博物館都從這天開始公休,27日才會開館。
大英博物館有杜象展、國家藝廊正在展出法王路易十五美麗聰慧的情婦龐巴杜夫人,此外還有阿茲特克特展、之前在台灣小小引起話題的人體解剖展……
這些展覽通通都與偶無緣,聖誕老人一來,連倫敦塔也公休。﹝大哭﹞
不過今天畢竟還不是聖誕節,還有一些店家有開門,於是我一早爬起來換上衣服,決定把那些「就算不開還是看得到」的地方如建築物和公園等留待聖誕節享用,先行造訪查令十字街。
查令十字街﹝Charing Cross﹞是倫敦有名的書街,之前時報有出過一本小書「查令十字84號」,裡面就是講一個美國的女作家與這條路上一家舊書店老板之間的情誼,這個故事有拍成電影,男主角是由當時還很年輕(?)的約翰霍普金斯擔綱。
我在早餐桌上邊吃起司邊研究地鐵地圖。起司是這家B&B提供的早餐中我最甲意的一樣東西,這些起司都做成一指大小,一個一個真空包裝,剛剛從冰箱拿出來。
我最喜歡的是輕度熟成的切達起司﹝mild cheddar﹞,也就是大家可以在台灣超市找到的那一種。
這個選擇應該會讓很多嗜食起司的人狂笑不已,不過本人實在不大喜歡那種已經熟成的起司──主要是口感問題。我喜歡那種咬起來還有「彈性」的起司,熟成的起司的口感比較「鬆軟」﹝就本人目前所吃到的樣本而言﹞,我一定要配東西來吃才行。
閒話少說,總之我到地鐵站買了當日一區的票之後,就來到了查令十字站。
一下地鐵,迎面而來的是一整排的「壁畫」。這幅黑白版畫風格的長壁畫,說明了查令十字的歷史:英王愛德華一世在1291-1294年間為了紀念他的妻子愛蓮娜而建的,當時樹立了愛蓮娜皇后的雕像及十二個十字架,不過在1647年毀損。地鐵站中的壁畫,便是當年工匠們構建這個地方的情景。
走出地鐵站,迎面而來的便是國家藝廊。
國家藝廊似乎正在維修,門前有工程用的標誌和檔板貨櫃一類的東西。這棟建築物本身十分氣派,但是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廣場中央的紀念碑。
英國有很多這種幾層樓高的柱狀建築物,頂端通常會有雕像,基座則常刻有銘文和裝飾。國家藝廊前面這一座的底部是個寬大的平台,四尊栩栩如生的獅子分朝四面而臥,威嚴的神態彷彿納尼亞﹝Narnia﹞中的獅王阿斯藍。
紀念碑左近聚集了三三兩兩的觀光客,歐美人忙著餵鴿子,亞洲人忙著照相,我這個台灣人自然不會去灑麵包屑,而是拿起相機,開始四下亂拍。
就在我拍完國家藝廊、拍完紀念碑、基座的獅子也拍過癮的時候,我發現路的那一頭有個很熟悉很熟悉的影子浸在早晨的陽光裡──
那是倫敦的地標鐘塔:大笨鐘﹝Big Ben﹞。
我把地圖拿出來,發現地圖上的比例尺其實沒有我想像中遠,鐘塔看上去大概走路只要十分鐘就可以到。
由於時間尚早,我就往那個和預定行程﹝查令十字街﹞完全相反的方向走了。
喔呵呵,這才是自助旅行的醍醐味啊。
我走的這條路叫Whitehall,這附近似乎是一些公家機關的集中地,一路上的建築都不似民居,路中央的分隔島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尊名人雕像,還有一個紀念在大戰時犧牲英國子弟兵的紀念碑。﹝就在我出發到倫敦來之前,布萊爾還在大戰紀念日時來這裡舉行類似追悼的儀式說 =__=﹞
我抓著相機沿街慢行,左張右望,一臉「我是觀光客」的傻樣,還趁著公車剛駛離車站的時候偷拍倫敦著名的紅色雙層巴士,這種巴士後面是沒有門的,很多男生喜歡站在那邊。 ^^
走沒多久,我就發現右前方有個疑似觀光景點的地方──有兩個披著黑色披風、金色頭盔上綴著紅穗的「女王衛士」騎著馬在一道鐵門前站崗,四周有很多和我一樣拿著照相機的人種。
我走近看了一下,發現這個地方叫Horse Guards Parade,是女王近衛的訓練所,但是平時是開放供民眾參觀的。身為好奇寶寶的我,當然就走進了這道鐵門。
走過鐵門後那棟米白色石造建築下的拱道,眼前出現的,完全不同於拱道這頭的公園景觀。這座建築物後面是有塊鋪著碎石子的大訓練場沒錯,但是訓練場那一頭,便是大名鼎鼎的聖詹姆士公園。
不用說,隨興的我馬上就忘了大笨鐘,跑去公園裡閒晃了。 ^^
前文有說過,倫敦幾個我去過的公園裡面,我最喜歡的就是聖詹姆斯公園。在倫敦五天,我前前後後一共去了這個公園三次,不過呢,從來就沒能把這個占地廣大的公園好好地走過一遍。
不知是否因為這個公園鄰近白金漢宮的關係,聖詹姆斯公園和海德公園比起來顯得寧靜安詳,整體景觀又比攝政公園「雍容」一點。臨近訓練場的小路上還釘著一個小牌子,告訴你女王在1977年登基25年大典的時候來過這裡。 ^^
話說回來,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標誌,鄰城那個我常去的大型購物商場就亮閃閃地在詢問處附近的室內廣場上告訴大家女王曾經蒞臨本購物中心。
這個公園鄰近訓練場的地方是個水池,還有一座大戰紀念碑。﹝我來英國的感想之一,就是大戰紀念碑無所不在,大學附近的教堂也有一座﹞
我在美麗的公園亂晃拍了幾張照片,之後就沿路走回去,繼續往大笨鐘前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