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2002

UK日誌 026 看電影去

我在本地的一週生活型態已大致介紹完畢。^^

從今天開始,日誌的型態會稍做改變,講一些我在本地的見聞。首先登場的,是我在英國的第一場電影:Harry Potter – The Secret Chamber.

這場電影我是和O在前陣子瘋狂寫報告的時候去看的,本來是要找S一起去,不過時間和課業比重搭不上,所以作罷。

我們這裡是小地方,只有一家很老舊的電影院,電影票可以在一週前到櫃台預購,不過一天只演兩場電影:四點一場、八點一場。其他一切大致比照台北的二輪戲院──老舊的裝潢、不劃位子。

然後我要說,英國小孩看電影的習慣是比較好一點,沒有那麼吵。

一些認識我比較久的人大概都知道我是HP迷,不知道的人從之前日誌中我和S同學的對談大概也可了解一二。﹝笑﹞

可能是因為喜歡童書的關係,所以當初決定出國的時候,完全沒有將美加列入考慮,一心只想到英國來,又因為想到英國來,相當「草率」地決定了自己的未來……^^!||||

HP目前出到第四集,我個人最喜歡的是第三集,而最不喜歡的,大概非第二集莫屬。說起來第二集在HP系列中承上啟下,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佛地魔在這一集有了較深刻的刻畫,和一般慣見童書設定的大反派有所不同,也使這個角色在後續劇情中更令人期待。

不過,在每年一換的DADA﹝Defense Against the Dark Arts,黑魔法防禦術﹞老師名單上,吉德羅‧洛哈﹝Lockheart﹞是我最難以忍受的典型,不過我不得不說,肯尼斯布萊納真的把這個角色演的很好,讓我對這位一天到晚保養頭髮,笑得閃閃動人的自戀狂有了一點點好感。尤其是那個要等所有字幕出完才會跑出來的附加鏡頭,讓站在戲院門口和一堆清掃人員枯等的我和O兩個人覺得滿值回票價的。 ^^

除了洛哈以外,這一集還有兩個角色讓我快要昏倒。一個是情竇初開的小金妮‧衛斯理,另一個,就是我們親愛的家庭小精靈,多比。

這部電影我人還在台灣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了一些劇照,其中多比的劇照真的差點讓我昏倒在地上。多比在原著中裝可憐天下第一,美國版的插畫把他和後來出現的另一隻家庭小精靈Winky﹝不要逼我寫她的中文名字,謝謝﹞畫得楚楚可憐,結果到了電影裡,簡直像是魔戒裡的半獸人。 =________=

然後,他身上穿的那塊抹布應該就是tea-towel. ^^﹝←前陣子才學會什麼是tea-towel的人﹞

這一集的劇本感覺上整體來說比重沒有失去平衡,但是感覺上還是不夠好,表現平平,事實上我覺得從某方面來說甚至有點退步。

三個小孩都還不是很會演戲,小哈的表情越來越單調,原著的個性比較陰暗敢為,到了電影裡就是個單純的好孩子,這點讓我有點小小的失望。我之前看過他在BBC的演出﹝狄更斯的「塊肉餘生錄」,就是這部片子讓導演看上他﹞,這個小孩其實可以演得更好,不知為何到了這個導演手上就變成這個樣子…… =_____=

榮恩從頭害怕到尾﹝雖然我知道你是很害怕沒錯……﹞,而我們美美的妙麗和第一集一樣,是個可愛的花瓶,所有她大展神威的段落都遭到刪減。

不過這個花瓶越來越美了,呼呼。

哈利用呼嚕粉去斜角巷結果跑錯地方的段落相當無謂,感覺起來對這部電影本身沒什麼必要。而蜘蛛怪阿拉哥的場景則拍得相當有魄力,個人覺得足以和第一集大受好評的棋陣與魁地奇球賽相提並論。感覺並不噁心,但是很陰森!

演十六歲佛地魔的演員相當不錯,不過那段玩anagram的段落拍得有點冗長。我不大記得原作怎麼寫的,但是電影裡花了大概一分鐘讓他寫“Tom Marvolo Riddle”,再揮動魔杖把自己的名字變成I am Lord Voldemort這個句子。對這部砍掉那麼多精彩鏡頭的電影來說,真是令人為派西的女朋友一掬同情之淚,這個女孩子在這部電影裡面本來是受害者之一,最後卻被簡化成兩個背影鏡頭……

然後對於小反派Draco Malfoy來說,電影的處理比台版中譯對他公平許多,我走出戲院的時候迎面而來的就是他們家和史萊哲林學院的大海報。Malfoy父子在電影裡很有那種自以為是瞧不起人的味道,而這位小帥哥在下戲之後還挺害羞的,笑起來很可愛呢。

以上,就是我值得紀念的第一步。

我本來一直以為我在英國的第一部電影應該是休葛蘭的「非關男孩」,沒想到這部片子在台灣才上映沒錯,在英國卻已經下片多時,現在DVD都已經出來了。

下次,要去看魔戒的雙塔記。 ^^

對了,這張照片是我相親相愛的滑鼠和滑鼠墊。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