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個課表到底是怎麼安排的,不過我所有的課幾乎都安排在禮拜一和禮拜二,這兩天的課表擺明了就是要把我給累死。
第一堂課是從中午開始。
這一堂課是E系開的,簡稱ET,是我最重要的幾門課之一。
我走進教室,很高興地發現裡面除了我以外還有兩個學生,一個當然是O,另一個是我之前見過的J。J是英國人,有個台灣女友,目前正在談長距離戀愛。
負責這門課的K老師是位英國女士,她目前也從事實務工作,來這裡上課算是兼差。 ^^! 她一看到我們只有三個人,十分高興地表示這個班的大小剛好。 ^^!|| ﹝事實上這句話我在這個禮拜每個小班課上都聽過,而人數過多的討論課還要砍成兩半,就我看來,雖說英國大學現在十分缺錢,海外學生逐漸超額,不過他們還是在可能範圍之內維持原本的教育型態。﹞
這門課第一天上的東西很嚴肅,不過回家作業卻十分生活化──老師發給我們她在香港拿到的減肥食品廣告,要我們回去把「該做的事情」做完,下禮拜討論。﹝再下一週的功課是景泰藍的廣告和蕃薯乾的包裝……不知道我來英國唸什麼的人就別問我來唸什麼了……^^!|||﹞
這堂課上完之後是一點鐘,下一堂課一點十五分開始,但是距離卻遠在L系,我和O匆匆忙忙收拾東西就往外面衝,一路努力奔跑,跑不動就快走。只是這時候到處都是人﹝人數眾多的大學部進駐之後,原本寬敞到有點冷清的學校突然變得很擠……﹞,我們且跑且走地走下山坡、爬上L系系館二樓,好不容易及時趕上了這學期課業最繁重的一門課:LA。
這門課的老師就是之前帶我們去「郊遊」的R女士。
R女士要我們去一家影印店﹝事實上好像是惟一的一家﹞領reading pocket,這個非常貼心的服務基本上是為了避免學生在圖書館爭得頭破血流還是拿不到書最後乾脆放棄。
我很確定R女士會盡其所能避免這個情況發生。
L系基本上是算在「人文科學」的範疇裡,而我在這裡修的四門課中,LA就是最接近「科學」的那一門課。我一開始本來還滿開心的,但是我很快就發現有幾個嚴重的問題。﹝這當然不是第一堂課就發現的,而是現在寫日誌的我發現的……﹞
首先,LA是一個中階課程,應該是給那些已經入門的學生上的,對我這種半路出家的人來說,從頭到尾就覺得眼花。
然後,LA完全架構在一個近三十年前提出來的理論上,這個理論因為對象是「人」,一直到現在才開始用一些腦部斷層攝影之類的技術來加以證明﹝不過我們當然沒有讀到這部份﹞,到現在為止,惟一能說服我的只有一篇以鳥模擬人類來進行的觀察實驗,不過,因為LA研究的對象是人,一種在我看來深受社會化影響的生物,因此也只說服了人類「身為動物應有的共通性」這部份而已。
我不只討厭LA的理論,我還發現自己對另一派反對該理論人馬的說法頻頻點頭。因為如此所以,我每次讀論文的時候都會在旁邊寫下很多諸如「大姐妳在開玩笑嗎?」這樣的中文「眉批」。
這門課不考試,但是要交報告。
這個報告是要你自己去找一批人,設計某種類似心理學的實驗來套他們話﹝也可以直接一點明講啦,不一定要用騙的﹞,然後將實驗結果用LA的理論分析寫成報告。
也就是說,你不只要讀那些論文,還要會實際應用。
對L系的學生來說,這是理所當然的論文前哨戰,但是對我這種只是來L系上課的跨領域學生來說,這實在是痛苦到家──更何況我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應該把重點放在E系的課上。
我自己是沒有打算drop掉這堂課,但是我聽O說,R女士認為我們這些跨領域的學生有修這堂課的必要,因此這門課是必修。
這和註冊選課單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樣啊!﹝我選課的時候L系惟一的必修是TT﹞
無論事實為何,我和這門課的緣份大概只到第一學期終了,第二學期還有一個相關課程,我本來打算去旁聽,不過我現在已經完全打消了這個念頭。
除非我後來讀到能說服我「三十年前那個理論基礎是對的」這樣的論文。
扯遠了,回到主題。
我上完LA之後,就去上LS-S.
LS-S是非常非常入門的課程﹝經過LA之後,這門課真是令人高興得想流淚啊 >_<﹞,我們惟一的困難只有老師本人。
A老師不是英國人,也不是美國人,更不是哪個英語系國家的移民。
這也就是說,英文對他來說也是個「外語」。
我後來聽說A老師在相關領域中是一位非常知名的學者,不過他研究的天才顯然並沒有和教學這個部份分享。他講課的時候十分緊張,甚至可以說有點怕羞,完全沒有釋放出身為學者的自信特質。
然後這門課一週有兩小時正課,但是我們這群研究生「照理」只需要上第一堂就好。
由於這門課前幾堂課都十分簡單,簡單到我一度認為可以不用聽課回家自己唸書就可以應付考試,所以我一開始也就很瀟灑地揮揮衣袖離開,不過我現在﹝開學一個半月﹞發現自己得修正策略才行。
這和明天的另一堂課有關,在此請容我賣個關子,仿傚章回小說的結尾,說一句:
「欲知後事,請待下回分解。」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