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2007

飽食終日 009 2007年12月8日美食團記錄:銀翼 + Mei's Tea Bar


銀翼的菜單,不知道那個55年是幾年前的事?

本月美食團去了金山南路上的銀翼餐廳。這家餐廳就開在我的舊家附近,是老字號了,據說我小時候有去吃過,不過我當然已經完全不記得這件事情。這回去吃飯,頭一個注意到的就是他的菜單──基本上,會拿這種菜單給客人點菜,要不是生意鼎盛,對門面什麼的毫不在意,就是剛好相反,不過這家店當然不會是第二種狀況啦。XDXD



雜籠。底下很講究地鋪了松針,中間是糯米燒賣,此外還有雪菜包子,鮮肉蒸餃和美味的豆沙小包。豆沙的豆香和豬油的潤滑恰到好處,是我所吃過最美味的豆沙。

這回之所以會選擇這家餐廳,是因為吾友皮氏想吃東坡肉,不過,就在我們點菜的時候,來為我們點菜的老爺爺(現年八十好幾的總經理,滿場飛跑,體力絕佳)很直接地對皮氏曰:「東坡肉?那太油了嘛!」(XD)不過,他們家賣的是揚州菜,東坡肉大概不在這個菜系裡吧,老爺爺當然也不會和我們這群年輕小鬼計較啦。


三拼的冷盤。鎮江肴肉(肴在此處似應讀「硝」,可能和它的製作方式有關)自不可少,其他兩道是風雞和海蜇皮,也很好吃。肴肉是用硝和鹽醃過、之後經烹煮再壓製成型的冷盤,口味滿特殊的。

因為S氏比較晚到的關係,店家很仔細地沒有馬上上菜,一直到S氏快到的時候催了一下,菜才陸續上桌,相當體貼仔細。這次點的菜口味都重一點,所以很快就請他們多送兩碗白飯上桌大家分。


清炒鱔魚。銀翼的鱔魚口味很簡單,又很美味,鱔魚處理得非常好,沒有腥味,又很爽脆。
 
 
 
 
 
 

豆干炒肉絲。據說干絲是他們家的招牌,果然軟嫩,吃起來非常滑溜。
 
 
 
 
 
 
 

炒菠菜。只是想點個青菜,不過他家的菠菜炒得很好,完全沒有那個「青味」。
 
 
 
 
 
 
 

鍋巴蝦仁。蝦仁當然是上桌之後淋在鍋巴上,發出滋滋滋的聲音。這道菜加了蕃茄,口味偏甜,底下的鍋巴炸得很脆,搭在一起非常好吃。
 
 

回鍋肉。他們家的回鍋肉和我之前吃過的口味不大一樣,辛香料的味道比較重,然後比較油。辣了一點,但是超下飯的。
 
 
 
 

什錦炒麵。貓頭點的是「揚州炒麵」,不過爺爺一直說「什錦炒麵」,所以就這麼決定了,不過上來的菜好像比較類似廣式的做法。底下的麵應該是先在鍋裡煎至兩面微焦,之後加上勾芡的什錦料。那個煎的有點焦的麵咬起來還有點酥脆感,很好吃。


雪菜肉絲煨麵。這也是他家的招牌菜,湯頭很棒,麵的部分,雖然好像煮很久,不過不會糊爛,很好吃。
 
 
 
 

後來追加的砂鍋獅子頭。肉丸子很軟嫩,幾乎可以說是入口即化,鍋裡放了很多白菜梗,白菜的甜味整個煮到湯裡,好喝極了。

銀翼基本上是一間作風很老派的店,比如說,點菜的只有兩名男性經理,那些都已經有點年紀的阿桑服務員都只負責上菜。放眼望去,我們這桌的平均年齡大概是數一數二的低,其他桌大概至少都有一兩位年高德劭的人士。不過這樣的店居然是使用電腦系統來登記出菜的,每回點菜,菜單都會列印出來,送菜的阿桑自己有自己的數字章,送完以後會蓋章以示負責,感覺上管理方面還滿現代的。此外,有一位穿著清涼的啤酒女郎來問我們要不要喝啤酒,這個也很有趣。


店門口的玳瑁。牠就這麼掛在什麼也沒有的空白牆面上,看起來有點孤單。

不過我同時覺得,有這麼好吃的菜,或許也應該在餐廳的整體設計上下一點工夫,比如體貼那些年紀大的客人,弄個電梯(當天至少看到兩台輪椅啊);在餐廳的布置上帶入一點現代感和設計感,讓年輕的客層(呃,就別把我們這桌算進去了)更願意來此消費,了解傳統菜色的美好。
 
 

Mei's Tea Bar的東方美人茶。

飯後一行人去永康街的Mei's Tea Bar喝茶聊天,這次我點了由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賜名的東方美人茶(北埔產,當地又稱為膨風茶),茶水帶有蜜香,據說是因為茶菁讓小綠葉蟬咬過,所以會帶有這種蜜香,花蓮瑞穗的蜜香紅茶也是要讓小綠葉蟬咬過之後再行製作的。
 
 
 
 

這回吾友皮氏點的是普洱配德國香腸。至於這兩個東西是怎麼搭上線的,那還真是天曉得……
 
 
 
 
 
 

飯後甜點水果鬆餅,這次的水果鬆餅和上次長得不大一樣,不過也很好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