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2007

老鼠選書 001 阿基米德寶典──失落的羊皮書


原名:The Archimedes Codex: Revealing the Secrets of the World’s Greatest Palimpsest
作者:Reviel Netz & William Noel
譯者:曹亮吉
出版:天下文化


最近動念想要寫一些有關書本的東西,所以就開了這個分類,來回顧/整理一下自家書架上的東西。

《阿基米德寶典》是前陣子買的,因為內容相當有趣,所以一口氣讀完了。基本上整本書的敘述方式和一般科普有點不大一樣,是由兩個作者獨立寫作,一個放在單數章,交代羊皮書修復的問題,另一個放在偶數章,交代羊皮書中的數學及其他內容。雖然譯者已經在第一章後面做了交代,讀到後面還是會有點搞不清楚那個「我」是誰。

不過這並不妨礙閱讀本書的樂趣就是了。

簡單來說,故事的開始,是美國佳士得拍賣公司拍賣了一本在耶路撒冷希臘正教圖書館被人偷走的古老祈禱書,一位語言學家曾在一九○六年研究過這本書,發現這本書所用的羊皮紙是再生羊皮紙,而它「前一版」的內容有阿基米德的著作。這本書被一位匿名的美國人買下來,並在因緣巧合之下,由當時擔任美國華特絲圖書館的William Noel主持羊皮書的修復與解讀計劃。

這個修復計劃包含很多有趣的細節,包括如何將用樹膠黏合的書冊狀羊皮書攤開(所以需要古書修復專家),將羊皮書上已經抹消得差不多的「前一版」內容加以顯影(所以需要顯影技術團隊),將中世紀抄寫的「速記拉丁文」還原成完整的文句(所以需要古書解讀專家),以及能夠解讀阿基米德作品的人(所以需要數學家),而在整個解讀過程中,有幾個有趣的細節問題是完全出乎我們這種門外漢意料之外的。

首先,因為是手抄書,所以抄寫員會大量運用類似速記的方式來書寫,讓整本書變成一連串看起來完全不像文字的符號;此外,古希臘文稿的字與字之間其實是沒有空格的,就像中國的古文一樣,沒有句讀,所以在解讀的時候,必須將那一串字母符號進行多次錯誤嘗試;同時,由於那是古老的手抄本,抄寫的內容又是大多數人不感興趣的數學,所以錯字也非常常見,在一連串的錯誤嘗試中,還必須要把「錯字」考慮進去,免得發生有哪個抄寫員把「吳剛伐桂」寫成「吳剛罰跪」的慘劇。

還有一點就是,由於顯影技術是使用大量的數學演算把羊皮紙上的痕跡加強或抹消,所以在初步解讀時,有時候放大的照片反而比顯影後的結果好用──因為在演算的過程中,可能會把一些「看似無關實則緊要的痕跡」一起消掉,所以,一九○六年的那位語言學家其實已經在他能力所及範圍內完成了相當多的解讀工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涵蓋的範圍非常廣,但譯文非常流暢,雖然我的幾何不是很好,仍然不是很能理解最後一個證明,不過那是數學問題,這本書真的譯得很不錯。

嚴格說起來,我對這本書沒有太多的感想。不過有一點讓我很感慨,那就是這世界上居然有人可以用那麼有趣的方式來看待數學,而歷史的浪潮居然會讓這麼好玩的東西(個人很喜歡那個「胃痛」的拼圖)就這樣淹沒在「宗教正確」大旗之下……不過,或許對某些人來說,祈禱與靈修是比數學重要多了。

不知道是否還有其他失落的文獻能用這種方式搶救回來?或許應該想辦法去搜查一下那些古老的宗教圖書館吧。X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