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購入的保溫罐。
今年夏天因為想吃清淡一點的家常菜,所以開始自己帶便當。這陣子天氣轉涼,所以動念想要買一個保溫便當盒,然而尋尋覓覓,就是找不到想要的款式。
目前市面上的保溫便當大概有三類,一種是在大型保溫罐裡有兩個到四個飯/菜/湯盒,一種是保溫飯釜搭配不保溫的飯盒,一種則是類似小型保溫罐的形式。這隻老鼠不討厭冷食,但是愛喝熱湯,問題是,第一種保溫便當裡不一定有湯盒,但是有湯盒的,湯盒都很小,便當都很大;第二種的保溫飯釜沒有密封,如果盛裝湯汁,還是有外溢的可能;因此,這隻老鼠只能選擇第三種,也就是單一的保溫罐。
這隻老鼠拿著公司禮券去百貨公司買保溫罐的時候,最大的要求就是不要買到MIC的產品──衣服什麼的還好,食器和廚具的話多少是會在意。但是,前前後後實地去了三趟比較各家產品、而且拚命在網路上到處亂逛作功課之後,這隻老鼠其實已經看到有點頭昏,以致於最後看到一個大小形狀都非常合意的保溫罐時,心裡只剩下一個聲音:「對,這種款式大小剛好,罐口也夠寬。」
因此,雖然當時對這個保溫罐上沒有做產地標示表示疑惑,但是聽專櫃小姐說它這種真空罐是馬來西亞製造(據她表示,真空罐是在馬來西亞做的,只有外面的烤漆會再轉送中國廠),加上當時腦中找不到此款保溫罐的負面資料,就這麼拎了一個回家。
然而回家途中把盒子裡的產品說明書拿出來看,越看越不放心,上網一查──乖乖,這可精采了。
官方網站(當然)完全不提產地的事,但是某網拍賣家說這款是「加拿大廠製」(從產品說明書看來,那個加拿大只是代理/經銷商罷了),然後國內某網路購物大站寫得很清楚是MIC。繼續用中/英文google的結果發現,這家公司的中國廠網站也寫得很清楚,它就是MIC,而所有被老鼠google到的英文證言都說這家的產品是MIC,完全沒提到馬來西亞半個字。
再仔細一看,嗯,這個保溫罐的表面其實是有一層清漆的,只是沒有仔細觀察的話看不出來──所以或許我們還是可以相信,它只是去中國烤了一層漆而已。(至於這位專櫃小姐對自家公司到底了解到什麼地步,暫不議論。)
在google的過程中,這隻老鼠也順手google了一下這個品牌到底是美商、日商還是什麼商,然後赫然發現,它原本是美國的品牌,後來變成日商,而現在,已經變成台商了(是,你沒看錯,是台商),而他家的工廠之前確實設在馬來西亞,但現在移到中國去了。(照專櫃小姐的說法,馬來西亞廠還沒有完全撤走,這一點也暫不議論。)
於是這隻老鼠赫然發現,花了這麼多的時間之後,還是買到了最不想要的MIC產品。
所以,最後的問題在於,這隻老鼠要不要相信這個品牌的品管──對一個消費者來說,MIC的產品之所以會令他產生疑慮,品管是很大的因素。
最後基於網路上各路人馬(感謝老天,我們這個時代有個人部落格這種東西)對這個品牌的評價,這隻老鼠沒有把這個保溫罐拿去退貨,也沒有去消基會/消保會投訴。
實際使用之後,認為這個保溫罐的保溫效果還不錯,也很方便。但是,這隻老鼠下次會對這種產地標示不明的狀況採取更審慎的態度,同時對自己的衝動型購物行為也會努力反省。
這種經驗還是不要常有比較好。=_=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