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005

Made in Taiwan 014 板橋‧林家的那個大花園


迴廊一景,天氣很差,當天所拍的照片都有點昏暗,不過這張的配色讓整個景亮了起來

這個週末突然想要出外走走,因此約了J、A、T三人一起去板橋林家花園瞧瞧,我們約在板橋車站﹙新站﹚,之後一起搭701號公車過去。等人的時候A問我為什麼突然想去林家花園,我說我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的戶外教學或畢業旅行從來都沒有去過這裡……

而且我們已經來了﹙堅定﹚。



林家花園的盆景擺設大多是將盆景擺在白色的屋牆或影壁前,也有放在格子窗前的。這種純粹欣賞盆栽之美的擺設方式在我小時候還滿普遍的,不過感覺上很久都沒看見了啦……

板橋車站非常地新,也非常地空曠。它的整體配置和台北車站很像,商店街似乎還沒有做起來,不過我想,等捷運板南線全線通車之後應該會熱鬧很多。我在這裡買了京都燒栗,這家的栗子吃起來確實不是一般我們在路上看到的糖炒栗子,很大顆,口感也很鬆軟,整體來說滿好吃的,不過一袋十顆左右,就有一顆是壞的,品管實在有待加強﹙或許我比較倒楣吧,嗚﹚。


通道門上的磚刻題匾「浸月」

林家花園其實滿大的,我們這次沒有去他們的主屋,只去了花園。那個主屋「三落大厝」要由導覽人員帶進去,要先到票亭預約導覽時間。當天太冷,我們逛到最後決定去吃小火鍋,下次再來參觀這個部份。


這張照片的主角是牆上的書法,不是這些燈籠。:P 這些雕刻都是經過整修復原的東西,有些損毀得太嚴重的就無法整復了。

由於元宵節將近,林園的迴廊掛滿了學生的燈籠作品,有的很明顯是父母代工,有的感覺上是買的,不過大體來說還是有很多有趣的作品。我國中的時候做燈籠,都是用竹子紮骨架,然後黏上彩色玻璃紙,現在的學生會拿鋁罐、光碟、寶特瓶來製作,有個燈籠甚至拿那種粉紅色免洗碗切成兩半,然後灑上金粉,利用那個紋路來做成魚鱗的樣子,非常有創意。


這是迴廊附近的一扇造型優雅的窗子

我們一邊品評學生的作品﹙大多是在辨識這些作品的主題﹚,一邊欣賞園子的景色,同時一邊感嘆古人的身材真是嬌小──林園中的門大概只有現在的2/3寬,高度也只比我的頭頂高出兩個頭左右﹙好吧我不高V_V﹚,走廊的寬度也很窄。這種感覺等我們走進石橋底下的走道時特別強烈──我們這幾個已經不算高了,居然還要低頭走路……當場我們有個想法是,這個橋下的過道要嘛是避難用的,要嘛是給下人走的,那些老爺夫人少爺小姐走的應該是上面的橋……


園中飼養的孔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