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禧橋邊釣魚的少年。
來到英國,我確實感受到什麼叫做「每個城市都有一條河」。
台北市的淡水河修了堤防,塯公圳也早已填平,所以從小在台北長大的我其實從來沒有感受過什麼河景,後來搬到新店,碧潭的水是很美,但是岸邊要嘛是房子,要嘛是農地,實在……沒什麼風景可言。V_V
不過英國的河景完全是另一回事。
同是島國,這個國家的面積要大很多、地勢也和緩得多,所以不管你走到哪個城鎮,幾乎都會(至少我去過的都會)有一條寬廣的河流蜿蜒流過,而當地的招牌景色,通常也不會離那條河太遠,所以釣魚和划船活動都很盛行。
英國是工業革命的先驅,不過後來卻建立了親近大自然的傳統。或許,要改變一個城市的樣貌並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關於這一點,台灣這個政治動物園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
希望五十年後的台北也有一條能夠與當地居民親近的河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