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的那年是暖冬,即便下雪也不會積得很厚。回台灣沒多久,就聽說英國大雪的消息,害我有點後悔沒有多留三個月順便參加畢業典禮。
多虧那張不常用的16mb記憶卡,我保有幾張本地冬日的照片,雖然不是雪景,不過也有幾分台灣難得一見的冬日氣息。
聖誕節自倫敦回來後不久,早上出門常常看見草地上覆著一層白霜,踏上去會吱嘎吱嘎響,像是草葉裡的水份都已經凝結成冰。這層霜大概要到中午才會整個化掉,那陣子圍巾和帽子是生活必須品,帽子要能把耳朵蓋起來,圍巾越長越好,大衣挑厚重的穿,因為英國的建築都有暖氣,裡面的衣服也不能穿得太厚,不然會熱死。(是否天然三溫暖)
那陣子晚上要是打開電視機,總會多瞄氣象報導兩眼;從氣象地圖看來,那時候的蘇格蘭似乎已成了冰天雪地的北國,我們這裡雖然離愛丁堡只有兩小時車程,卻始終飄不下半點雪花。
本來以為看不到雪,不過後來雪還是下了,大概是春節前一兩個禮拜的時候。(?)
SJ在那時候搬到我們這一區的宿舍來,那天我過去她那邊幫忙,在她房間裡看那台多災多難的電腦,偶一抬頭,發現窗外飄著細雪。對在西安長大的SJ來說,下雪這檔事早就司空見慣,不過她還是很高興地說:「以後妳一看到雪,就會想到在英國第一場雪是和SJ一起看到的,多好!」
一開始,本地的雪像是固態的細雨,掉在大衣上沒多久就化了,草地上有積雪,但是馬路和人行道就只是溼而已。那陣子放假,我一個人也很少出門,一直到除夕夜和台灣同學會的人見面聚餐,才在那間義大利餐廳外面見識到什麼叫「如鵝毛般的雪花」,感謝當晚帶了相機的J和D,我現在手邊有雪中的人像照。(合掌)
這張照片拍的是宿舍旁的農場,那幾匹馬是我很喜歡的拍照對象,呵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