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月亮跟著我走 :P
我和O常說,我們兩個是這間大學過得最輕鬆愉快的學生。
可能是因為在台北養尊處優慣了,有事出門的日子,我多半會在下午找間便宜的茶屋或咖啡店,坐下來喝杯茶,把筆記本拿出來看看最近有什麼事要處理。有人說這是女生的浪漫,不過對我來說,一杯茶/咖啡實在和浪漫扯不上關係,我只不過是想停下來喘口氣而已。 :P
而我周遭的人當中,O是最能配合我這個習慣的人,而且我們兩個的時間最搭得上,所以每次上完課以後,我和她常常就沿著河邊走到鎮上,喝杯咖啡,聊聊是非,討論一下功課,規劃一下最近要做的事,之後去超市買點東西再回家。(所以我們的購物日都是上課日 :p)
第二學期結束的時候,我們本來打算七月要去義大利玩,資料都已經找好印下來,考完試那天去郵局旁邊那間咖啡店NERO規劃行程。因為我們只打算去十二天,因此希臘和西班牙的行程就先否決掉,之後又東砍西砍,最後只打算去北義那幾個主要城市,要在羅馬待一個禮拜。
當時我們還沒想到義大利簽證的問題(這事以後再說吧 :~~),快快樂樂地討論完要去哪裡玩之後,我們話題一轉,講起最近的考試。
那次考試裡面有一篇非常抒情的抒情文,題目叫做「月亮跟著我走」,內容是關於一個媽媽帶著小孩去看月亮的事。我們一邊講這篇怪東西,我的手一邊就拿起筆,開始在紙上亂塗……
然後就塗出這張怪圖來了。
以下是那篇文章的譯文,有興趣的人可以對著看看咩。
(原文?喔,那個東西我已經丟了。:P)
--
當月亮跟著我走瑪麗•E•波特
羅伯正在洗澡,我一把抱住約翰。「閉上眼睛過來看看,看什麼跟著我回到家裡來了。」我這麼說,希望能增加一點戲劇張力。我帶他走進屋外的夜裡。「好了,張開眼睛看看,它漂不漂亮啊?」
約翰先是眨了眨眼睛,又看看我,那表情像是在說我瘋了──事實上確實如此。「媽,那只是月亮而已啊,有什麼不對嗎?」我想他以為我帶了隻小狗回來給他。
人類有時很需要月光的魔力與浪漫,不過我明白,要一個十歲孩子理解這件事是很困難的。月光明明是陽光在月球上反射出來的,卻一點也不像陽光那麼熾烈刺眼;它緩和了我們的缺陷,將所有不美好的事物消融到暗影中。無數推擠、催促著我們的事物在陽光底下原形畢露,月光將它們一一抹去,只留下事物明晰的輪廓、中心主題,和那最主要的線條──事物的根本形貌。
那柔和、彷彿能撫平一切的光芒常讓我們駐足凝視,將我們內心的期望和規劃拿出來徵詢這面亙遠的明鏡。我們因而懷抱夢想,檢視生命,做出深思熟慮的決定。月亮讓我們走出這個讓人困惑不已的狂熱世界,引我們走進一條寧靜清明的月光道路,去追尋生命的根本,躲開俗世的喧囂。
我讓約翰出去看月亮之後的第二天晚上,他突然急切地衝出門去,叫道:「媽!妳出來一下!」這回他領著我走,我們兩個人連外套也沒穿,在夜裡簌簌發抖。車道上的碎石子在我們腳下沙沙作響,樹林裡,池塘的彼岸傳來雁群的悲鳴,又逐漸消隱遠去。穿過路旁夾道成列的松樹,天空在我們眼前展開,一輪滿月搖搖欲墜地掛在天邊,近得彷彿會往我們這邊衝過來。
月光清亮,看起來比前夜更大、更令人屏息。它靜靜地攀升到我們的池塘上方,那水池看上去就像一池流動的銀。即使是個十歲的孩子也能明白,那不只是月亮而已,那是「那個月亮」。我轉過身來,約翰正對我咧嘴而笑。他熱切而期待地看著我臉上的表情,想知道我是不是很高興。我知道,從現在開始,月亮也會跟著他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